- 索引號:
- 分類:統計信息
- 發布機構:雙鴨山市統計局
- 發文日期:1556388921000
- 名稱:第9期雙鴨山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首季開門紅
- 文號:
- 主 題 詞:
- 時效:
第9期雙鴨山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首季開門紅
年初以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十九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積極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加強工業運行協調調度,精準施策,努力降低各種不利因素對工業生產的影響,一季度我市規模以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2%實現首季開門紅。?
一、基本情況
2019年我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戶數為152戶。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2%,比1-2月份增長5.3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上升1.1個百分點,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2個百分點,增速位于全省第10位,四煤城第3位。
(一)、從隸屬關系看。中央、省屬企業呈上升態勢,?地方企業增速下降。一季度中央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8%,占規模以上工業的8.9,上拉規模以上工業增長1.0個百分點;省屬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7%,占規模以上工業的44.7%,上拉規模以上工業增長6.5個百分點;地方企業增加值同比下降4.4%,占規模以上工業的46.4%,下拉規模以上工業增長2.3個百分點,同比降幅擴大22.9個百分點。
(二)、主導行業“四升二降”。一季度,六大主導行業生產呈穩步運行態勢,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3%。
1、焦炭行業雖然價格下降但受市場需求增長,一季度增加值同比增長20.7%,上拉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0.4個百分點。
2、電力行業受省控發電指標增加,一季度增加值同比增長13.0%,上拉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9個百分點,實現發電量16.5億千瓦小時,同比增長7.6%,其中:火力發電量14.3億千瓦小時,同比增長6.9%,風力發電量2.1億千瓦小時同比增長9.0%。拉動電力增長主要是國電發電有限公司本年主要由大機組發電,電量及電價同步增長,一季度國電發電有限公司增加值同比增長25.7%,實現發電量7.2億千瓦小時,同比增加發電1.5億千瓦小時。
3、建材行業一季度增加值同比增長4.9%,上拉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0.05個百分點。
4、煤炭行業受價格增長因素,一季度煤炭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0.3%,拉動規上工業增長0.2個百分點。實現原煤產量246.8萬噸,同比下降7.0%。龍煤雙鴨山礦業集團受價格上漲因素成為拉動規模上工業上升主力軍,一季度龍煤雙鴨山礦業集團增加值同比增長16.7%,拉動規模以上工業上升6.5個百分點。地方煤炭受小煤礦停產整合基本處于停產及半停產狀態,一季度地方煤炭增加值同比下降43.9%,下拉規模以上工業6.4個百分點,原煤產量同比下降58.5%。
5、鋼鐵行業受量價雙降及本月機器檢修(本月僅一臺機組生產)等因素。一季度鋼鐵行業增加值同比下降6.2%,拉動規上工業下降0.9個百分點。實現螺紋鋼產量21.3萬噸,同比下降30.6%;無縫鋼管產量19.4萬噸,同比增長16.1%。一季度螺紋鋼價格3300元/噸,同比增長78元/噸,無縫鋼管價格4685元/噸,同比減少379元/噸。
5、糧食加工行業受成本上漲,產品價格下降,使得糧食加工企業基本處于停產及半停產狀態。一季度糧食加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7.9,拉動規上工業下降0.4個百分點。
(三)、多數縣、區正增長。2019年一季度四縣四區增加值同比下降14.6%,占規模以上工業的27.9%。上升的有三縣二區,下降的有一縣二區。
(四)產品產量有升有降。2019年一季度我市重點16種產品,產量呈8升8降。
二、需要關注的主要問題?
(一)、開工企業不足,全市規上工業152戶企業,停產業企戶數達到51戶(去年停產企業戶數為43戶,同比增長18.6%),占規上企業的33.6%。停產企業集中在煤炭及洗選業和農副食品加工業等行業,煤炭行業受專項整治及“春節”,“兩會”期間停產放假等影響,地方煤炭企業開工不足,基本處于停產及半停產狀態,煤炭行業30戶企業停產15戶,停產面達到50.0%;農副食品加工業受市場需求、效益低下等影響,使得農副食品加工業52戶企業停產23戶,停產面達到44.2%。
(二)、規模以上工業轉型緩慢,煤炭行業比重仍舊偏大。2019年一季度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增加值占全市的52.7%,一煤獨大的局面依舊存在。這樣的行業構成嚴重的制約了我市工業經濟的發展,煤炭行業既受到國內外煤炭市場價格的影響,也受到自身儲量及安全生產等因素的制約。近幾年,受國家淘汰落后產能、化解過剩產能專項整治工作影響,煤炭行業增速緩慢,地方煤炭企業全年不能滿負荷生產,對我市工業造成了較大影響。
(三)、高附加值產品的企業偏少,產業層次較低及新產品研發和科技創新投入不足,生產高科技,大多數為小微型企業,管理粗放、家族化傾向嚴重,缺少競爭力強、制約了產業聚集和發展,從而影響了整體經濟實力的提升。全市規模上企業152戶,大型企業僅3戶,占全市規模以上企業戶數2.0%;中型企業戶數為11戶,占全市規模以上企業戶數7.2%,小微型企業占全市規模以上企業戶數90.8%。
三、促進工業經濟發展建議措施
(一)加強工業運行調節。不斷完善運行監測調節機制,強化工業經濟運行研判,做到提前預測預警。突出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密切跟蹤監測,了解掌握其經營和發展動態,確保工業經濟持續穩步發展。
(二)加強培育規上工企業。密切跟蹤培育臨規企業,尤其是對市場前景好、成長性好的中小企業及生產經營好轉的退規模企業給予重點扶持,促其擴銷促產,做大做強,達標入規。同時,加強對現有規模以上存在退規風險企業日常監測,化解困難問題,助其擺脫退規危機。
(三)加大企業幫扶力度。加大對重點工業企業幫扶力度,尤其要加快促進優勢企業復工復產進度。要堅持把幫扶企業作為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防風險的重要抓手,開展對重點工業企業“一企一策”的精準幫扶,切實幫助解決企業發展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排除企業復工復產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和矛盾,促進企業正常生產運行。?
(四)大力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繼續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振興實體經濟。加快培育壯大經濟增長新動能,加快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創造高水平供給。鼓勵支持優勢資源向新興產業集聚,培育新的競爭優勢,搶占發展先機。大力開展產業招商,重點以新經濟、新產業為招商方向,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扶持企業做好研發創新,大力推動和支持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發創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