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3-31 09:08
雙鴨山市位于黑龍江省東北部、三江平原腹地,隔烏蘇里江與俄羅斯相望,全市行政區劃面積2.25萬平方公里,人口151萬。現轄四區四縣,即尖山區、嶺東區、四方臺區、寶山區、集賢縣、寶清縣、友誼縣和饒河縣。2001年,雙鴨山市被省政府正式批準為生態市建設試點,并成立了以市長為組長,分管副市長為副組長的雙鴨山市生態市建設領導小組,編制完成了《雙鴨山市生態市建設規劃》,建設時限20年。
目前,我市生態市建設工作已進入重點建設階段,“十二五”期間,我市先后實施了森林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工程、污染防治工程和生態保護區與生態示范區建設工程等工程,使生態功能區,生態環境敏感區、脆弱區得到了更好的保護,被國家評為黑龍江省首個國家森林城市。五年來,全市森林覆蓋率由39.5%增加到40%。安邦河治理已見成效,市區河道治理、排污管線改造等工程全面完工。全市自然保護區管護逐步規范,自然保護區的能力建設得到提高,各類違法行為得到有效遏制。我市現共有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5個,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 個,省級自然保護區3個,保護區總面積占全市國土面積的32.93%。生態示范區的龍頭作用得到體現,“十二五”期間,我市共創建238個省級生態村,占全市村屯比例的57.34%;省級生態鄉鎮30個,占全市鄉鎮比例的93.75%;饒河縣2013年被命名為省級生態縣。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聯合行動,在全市得到了較好開展,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和農村居住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十二五”期間,我市共獲得省及國家扶持的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25個,項目總投資4265.65萬元(國家專項資金2080萬元)。秸稈綜合利用推進了“禁燒”工作的開展,全市秸稈產生量為360萬噸/年,綜合利用率達到75%。全市省級有機、綠色食品基地認證面積達到146萬畝,全市綠色(有機)產品已達到60個。企業通過認證產品帶動基地面積116.6萬畝,產品銷量達11.6萬噸,實現銷售額5.2億元。實施水土保持工程,水土流失治理面積達到8萬公頃。“三化”草原治理面積25.1萬畝,草原禁牧面積25萬畝。
“十二五”期間,我市大氣環境質量得到了明顯改善,環境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優良)天數已穩定達到315天。全市16處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穩定達到100%。安邦河流域水質穩定達到Ⅴ類水體標準;烏蘇里江干流穩定達到Ⅲ類水體標準。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程建成運營,四個區和集賢縣、友誼縣垃圾實現統一處理,生活垃圾分類及無害化處理率均達到100%。淘汰關閉污染企業141家、規范整頓企業356家;污水處理二期投入使用。這些重點生態環境工程的實施,對促進我市生態環境功能的改善和恢復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為建設生態優良、環境秀美雙鴨山奠定了夯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