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鴨山市構建跨境貿易“高速通道”賦能打造向北開放新高地
來源:雙鴨山市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 ??????
發布時間:2025-07-25 14:16
在東北全面振興戰略背景下,雙鴨山市作為黑龍江省對俄開放的重要前沿,立足區位優勢與產業基礎,以跨境貿易便利化為突破口,通過“制度創新+科技賦能+產業聯動”三位一體改革模式,推動外貿進出口總值年均增長超30%,2025年一季度同比增長50.5%,增幅居黑龍江省第二,為內陸城市開放型經濟發展改革實踐提供了可復制的“雙鴨山樣本”。
一、構建“三位一體”政策支撐體系,破解體制機制障礙
(一)強化市級統籌,專班推進與考核激勵雙輪驅動。
成立由分管市長掛帥的跨境貿易專班,將海關、商務、外匯、稅務等12個部門納入統一平臺,建立“月調度、季考核、年問效”機制。2024年出臺《優化口岸營商環境17條措施》,創新推出“AEO企業零抽檢”“竹木草制品遠程視頻查驗”等制度,使一類、二類出口退稅平均時間壓縮至3個工作日以內,查驗時間從3小時降至10分鐘。
(二)強化部門協同,數據互通與流程再造深度融合。
饒河海關與地方政府共建“智慧監管大平臺”,整合跨境電商、互市貿易等5類監管場所數據,實現“智能卡口自動驗放”全覆蓋。2024年11月建成的智能卡口系統,通過電子車牌識別、集裝箱號掃描等技術,使車輛通關時間從10分鐘縮短至1分鐘,年節約企業成本超2000萬元。
(三)強化企業參與,政策供給與需求響應精準對接。
建立“企業點單、政府配餐”服務機制,針對龍臻電商等重點企業需求,出臺“場地租金減免”“物流補貼”等專項政策。2023年饒河縣推出夏季輪渡和冬季浮橋免收費政策,將口岸倉儲庫房、停車場及裝卸設備免費提供企業使用,幫助企業降低通關成本30%;寶清縣對跨境貿易企業給予資金獎勵,2024年兌現政策資金800萬元,惠及企業42家。
二、打造智慧口岸全鏈新模式,突破地理與效率瓶頸
(一)基礎設施智能化升級。饒河口岸投資1.2億元實施智慧化改造,建成全省首個“五位一體”智能通關系統:電子車牌識別、集裝箱號掃描、電子地磅稱重、報關單證自動比對、風險預警實時聯動。該系統與哈爾濱海關“單一窗口”無縫對接,實現“一次申報、全鏈通關”,單票貨物通關成本降低60%。
(二)跨境電商全鏈條數字化。龍臻電商跨境產業鏈供應基地建成“三區聯動”數字化園區:一期搭建對俄跨境電商平臺,入駐企業14家;二期建設農副產品直播基地,日均發貨量超2萬單;三期引進輕工業生產線,形成“前店后廠”模式。園區配套的智能倉儲系統,通過RFID技術實現貨物自動分揀,配送效率提升3倍。2024年,該基地對俄貿易額突破3億元,帶動就業300余人。
(三)監管模式創新化突破。推廣“出境竹木草制品檢疫監管新模式”,通過遠程視頻查驗替代現場檢驗,使企業生產周期縮短15天。2024年饒河海關首創AEO高級認證企業出口食品監督抽檢前置新舉措,將抽檢環節從口岸前移至生產車間,實現成品“零抽檢”“零等待”“無感化高效通關”,相關企業出口額同比增長40%。此外,推行“兩步申報”“提前申報”等模式,企業僅需填報9項基礎信息即可提貨,后續補充完整申報信息,通關時間壓縮至1小時以內。
三、培育外貿新業態集群,構建開放型經濟生態
(一)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鞏固寶清縣全國最大白瓜籽貿易集散地優勢,組建基地服務大廳提供報關、物流、金融一站式服務。2024年基地企業出口白瓜籽1.2萬噸,同比增長25%,帶動就業500人,產品遠銷歐盟、中東等30個國家和地區。同時,推動進口商品落地加工,引進俄羅斯面粉、蜂蜜等商品深加工項目,形成“進口-加工-銷售”閉環,2024年加工貿易產值突破5億元。
(二)新興業態培育壯大。以饒河跨境電商園區為核心,構建“買全國賣全俄,買全俄賣全國”營銷平臺。通過龍臻電商基地,將深圳鞋品、廣州電子產品等貨源經郵政國際快遞發往俄羅斯,日均發貨量超500票;引入海外倉模式,在莫斯科、葉卡捷琳堡等地設立5個海外倉,實現“本地發貨、2日達”;2024年8月開通對美跨境電商通道,首批價值1千萬元的鞋品發往美國,填補黑龍江省對美跨境電商空白。
(三)物流樞紐能級提升。發揮300公里半徑內輻射六個對俄國家級口岸的區位優勢,推進雙鴨山國際陸港型區域物流樞紐建設。龍臻電商配套建設專業化物流公司,通過“智能調度系統”優化配送路線,使廣州至饒河的物流時效從7天縮短至4天;引入區塊鏈技術實現貨物全程溯源,客戶可通過掃碼查詢貨物位置、溫度等信息。
(責任編輯:雙鴨山市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