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do id="yoegc"></bdo><center id="yoegc"><input id="yoegc"></input></center>
  • <pre id="yoegc"></pre>
    • <td id="yoegc"><em id="yoegc"></em></td>
    • 無障礙 關懷版

      雙鴨山市人民政府

      www.hkysjr.com

      • 索引號:
      • 分類:專項規劃
      • 發布機構:雙鴨山市自然資源局
      • 發文日期:1678121115000
      • 名稱: 雙鴨山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
      • 文號:
      • 主 題 詞:
      • 時效:

      雙鴨山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

      發布時間:2023-03-07 08:45

      ? ? ? 為促進雙鴨山市礦業經濟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保障礦產資源合理開發與利用,提高礦產資源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保障程度,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礦產資源規劃編制實施辦法》《黑龍江省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雙鴨山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等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按照《自然資源部關于全面開展礦產資源規劃(2021-2025年編制工作的通知)》(自然資發〔202043號)《黑龍江省市縣級礦產資源規劃(2021-2025)編制指導意見》(黑自然資發〔2020153號)等要求,研究編制《雙鴨山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全面落實上級規劃部署,細化規劃管控措施,是指導我市“十四五”時期礦產資源管理工作的綱領性文件,是依法審批和監督管理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利用活動的重要依據。雙鴨山市域范圍內涉及礦產資源行業活動的相關規劃,應當與本《規劃》做好銜接。《規劃》以2020年為基準年,規劃期為2021-2025年,展望至2035年。規劃范圍適用于雙鴨山市所轄行政區,即尖山區、嶺東區、寶山區、四方臺區、集賢縣、友誼縣、寶清縣及饒河縣。


      第一章 現狀與形勢

      一、礦產資源概況

      (一)截至2020年底,雙鴨山市已發現各類礦產50種(含亞種),其中具有查明資源量12種,列入黑龍江省礦產資源量表的有9種。按工業用途分為五類,其中能源礦產、黑色金屬礦產、有色金屬礦產、化工原料非金屬礦產各1種,建材及其他非金屬礦產5種。

      截至2020年底,全市列入黑龍江省礦產資源量表礦區共70處。按規模分,大型20處,占比28.57%;中型14處,占比20%;小型36處,占比51.43%。按礦產種類分,以能源礦產礦區最多,達52處,占比74.29%;其次是建材及其他非金屬,占比15.71%;黑色金屬礦產、化工非金屬礦產、有色金屬礦產礦區數量較少。

      煤、鐵礦和石墨是雙鴨山市的優勢礦產。全市重要礦產分布相對集中,煤炭、鐵礦、泥炭、制灰用石灰巖保有資源量居全省首位。

      (二)礦產資源勘查現狀

      截至2020年底,雙鴨山市共有探礦權56宗,其中煤炭34宗、石墨6宗、金屬礦產14宗、地熱和礦泉水2宗;按勘查階段劃分:勘探階段9宗、詳查階段10宗、普查階段32宗、原預查階段5宗。煤、鐵、巖金、石墨、水泥用大理巖普遍進行了普查和詳查工作,部分礦床完成了勘探工作。其他礦產多為調查評價或預查,勘查程度較低。

      (三)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現狀

      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有生產礦山160家。按礦山開采規模劃分:大型10家,中型11家,小型及以下139家;按開采礦種劃分:煤炭礦山53家,非煤礦山107家。2020年全年采礦行業從業人員18372人,采礦業產值44.89億元。2020年年產礦石量1770.9萬噸,其中煤炭開采1213.9萬噸、鐵礦202.3萬噸、鎢礦30.6萬噸、金(礦石量)4.7萬噸、石墨(礦石量)82.1萬噸、水泥用大理巖78.9萬噸、建筑用砂35.9萬噸、建筑用石類122.5萬噸。

      (四)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現狀

      雙鴨山市礦山地質環境問題主要包括地面塌陷、土地資源占用和破壞、地形地貌景觀破壞及水土環境污染的影響等方面。截至2020年底,雙鴨山市尚存有主廢棄礦山105個,造成的土地破壞面積646公頃;歷史遺留礦山總數553個,造成的土地破壞面積約1766公頃。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資源消耗持續增長,礦山地質環境保護面臨的壓力隨之增大,雙鴨山市投入大量資金進行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

      (五)上輪規劃實施成效評估

      1、地質礦產勘查找礦成果顯著

      第三輪規劃期間,礦產資源勘查工作不斷加強,地質找礦取得重要進展。穩步推進煤炭礦區深部和外圍勘查工作,新增煤炭資源量8.5億噸。西溝和鍋盔山石墨資源勘查成果顯著,其中雙鴨山西溝石墨礦被中國地質學會評為“2018年中國十大找礦成果”之一。

      2、礦產資源開發利用保護水平明顯提高

      第三輪規劃期間,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程度得到提高。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有礦山160家,大、中型礦山占比13.12%,實現第三輪規劃中≤300家的目標,其中煤炭礦山從134家減至53家、非煤礦山從133家減至107家,鐵礦和石墨資源開采量完成上一輪規劃擬定目標。

      3、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工作成果顯著

      第三輪規劃期間,“三區兩線”可視范圍內的廢棄礦山數量明顯減少。截至2020年底,雙鴨山市已完成和正在實施及正在清算環境治理工程28項,總投資5.07億元,雙鴨山市積極爭取國家和省項目資金進行礦山環境治理,治理了多處采煤塌陷區,利用矸石生產磚瓦規模逐漸擴大,減少了矸石堆占地面積,礦山環境得到了一定改善。

      二、形勢與要求

      “十四五”規劃期內,雙鴨山市處在資源型城市的轉型發展的重要階段,煤炭等傳統資源產業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亟待培育新動能,實現礦業結構轉型升級,在穩定傳統礦業的前提下需要積極尋求新形態、新發展、新格局。

      (一)發揮煤炭資源優勢,優化產業結構布局

      雙鴨山市煤炭資源豐富,煤炭資源量排序位列黑龍江省第一位,但隨著國內和省內形勢的不斷變化,需要提高煤炭穩定供應保障能力,提供穩定能源礦產接續能力,同時要穩步實施礦業管理改革創新,有效破解地質勘查程度低、資源利用效率低、產業化水平低等突出問題。規劃期內,要做精、做深煤炭等傳統產業,并培育石墨等新興產業。抓好“煤頭化尾”與“煤頭電尾”,以綠色高效安全為發展方向,促進煤炭資源規模化、集約化、高效化利用,加快產業鏈延伸并推進礦產資源安全綠色開發和清潔高效利用。

      (二)促進石墨資源利用,加快產業轉型升級

      雙鴨山市石墨資源具有探明資源量大、礦石品位高、分布區域相對集中的優點,且品種結構較齊全,既有適用于石墨烯等高端石墨產品研發的大鱗片晶質石墨礦床,如西溝和鍋盔山石墨礦床;也有適于做球形石墨、高純石墨和電池負極材料的中細鱗片晶質石墨礦床,如石灰窯石墨礦床。規劃期內,要做到石墨產業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水平開發利用,促進石墨資源有序開發和高效利用,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經濟優勢、發展優勢,打造出有規模、有競爭力的戰略性支柱產業。

      (三)探索綠色礦業發展,推動生態文明建設

      落實國家生態文明建設戰略要求,推進綠色勘查和綠色礦山建設;探索建立不同礦種、不同開采方式的節約與高效利用標準,推進礦產資源綜合利用;強化礦山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切實保護礦山生態環境,全面開展礦山地質環境調查與治理修復工作,推動綠色礦業發展。



      第二章 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持續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和對黑龍江省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緊緊圍繞“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動轉型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服從服務于生態安全、資源安全與產業安全大局,推進資源合理開發利用與有效保護,加快礦業轉型升級和綠色發展,推動資源精深加工,加快釋放優質產能,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資源保障。

      二、基本原則

      (一)礦業布局與經濟發展相協調統一,以自然、經濟、社會、技術等條件為依托,以產業發展為引領,結合礦產資源稟賦條件和開發利用水平,統籌規劃全市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區域布局,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形成具有區域特色的礦業經濟體系,提高礦產資源有效供給能力,推動全市礦業經濟的快速發展。

      (二)礦產開發與生態文明建設協調統一,按照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礦業的要求,堅持在開發中保護環境,在提高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經濟效益的同時,采取切實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礦產資源開發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全面加強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和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實現礦業開發與環境友好協調發展。

      (三)科技創新與礦業結構優化協調統一,著力轉變礦產資源利用方式,調整與優化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結構和規模,嚴格勘查開發準入,規范礦政管理,依靠智能化勘查和開采方法進行科技創新。注重綜合利用,發展循環經濟,提高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水平,促進礦產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和有效保護。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加強礦產資源的綜合利用,堅持集約節約利用礦產資源,節約優先的原則,著力推進綠色礦山建設。

      (四)市場配置與政府調控結合協調統一,發揮政府在規劃引導、政策扶持、服務監督等方面的作用,合理設置并有效調控礦業權投放,培育和規范礦業權市場,依托全省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的調控作用有機結合。



      第三章 規劃目標

      一、2025年規劃目標

      2025年,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工作進一步加強,資源保障能力及集約節約利用水平穩步提升,礦業轉型升級和綠色發展更見成效,多點支撐、多業并舉、多元發展的高質量發展格局基本形成。

      (一)加強寶清縣七星河、寶清縣雙河鎮、友誼農場九分場等區域的重點煤炭資源勘查工作,加大煤炭開采區深部及外圍區域資源勘查力度,增加資源接續儲備,爭取達到開發利用條件。加快愛林林場錫礦勘查工作,力爭錫礦有所突破。到2025年,預期新發現大、中型礦產地1處以上,探獲資源量:煤5億噸、鐵礦50萬噸。

      (二)以綠色高效安全生產為引領,支持大型智能化煤礦建設,加快在建煤礦投產和升級改造,加快雙鴨山鍋盔山石墨礦勘查開發進程,完成東輝、順發、東榮三礦改擴建等新增優勢產能項目建設,力爭“十四五”建成投產。全面提升煤礦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自動化水平,提高煤礦抗災能力,加快推動煤炭優質產能釋放。到2025年,全市煤炭產量力爭達到2300萬噸,固體礦產開采總量2800萬噸左右。

      (三)優化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結構,強化資源節約集約高效利用,提高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和規模化開發程度,顯著提升礦產資源循環利用水平。到2025年,全市礦山控制到185家左右,大中型礦山比例力爭達到20%以上。

      (四)推廣綠色勘查項目示范工程,探索綠色勘查技術標準和管理辦法,推廣應用綠色勘查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引導新建礦山按照綠色礦山標準建設,鼓勵生產礦山加快升級改造,逐步達到綠色礦山標準要求,穩步提升大、中型綠色礦山建設比例。

      (五)構建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礦山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加快推進礦山生態修復。到2025年,重點解決歷史遺留礦山地質環境問題,預計完成歷史遺留礦山修復面積494公頃,改善礦山生態環境。

      二、2035年遠景展望

      地質調查服務與地質科技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礦產資源供給與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礦山地質環境進一步改善;生態保護與礦業開發更趨協調;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更加高效;礦產資源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得到進一步完善和提升;礦業產業與經濟社會、生態文明協調發展的新格局基本建成。


      第四章 礦產勘查開發與保護布局

      一、礦產資源勘查開發調控方向

      根據黑龍江省“十四五”礦產資源規劃總體布局及雙鴨山市礦產資源稟賦條件,以煤炭、鐵、石墨三種優勢礦種作為“十四五”期間勘查開發利用方向與重點。推動雙鴨山市轉型發展,加快煤礦升級改造,利用國家產能置換政策,加快集約、高效、安全現代化煤礦建設,做好新建大型煤礦項目前期工作,推動在建煤礦投產達效。

      二、礦產資源產業重點發展區域

      (一)西部煤炭產業重點發展區

      主要范圍包括雙鴨山市區、集賢縣、友誼縣和寶清縣西部地區。以煤炭國家規劃礦區為引領,重點加強友誼農場九分場煤炭資源勘查,并深入勘查煤炭開采區深部及外圍區域資源,增加資源儲備接續,以綠色高效安全生產為引領,加大東輝、東榮三礦擴大區等重點規劃煤礦的開發建設力度,在符合安全標準的前提下,力爭早日建成投產、釋放產能,緩解供需矛盾。研究論證寶清大和鎮與七星河褐煤資源開發的可行性,提升資源保障能力,支持煤化工和煤電產業發展。

      (二)西南部石墨及新材料產業重點發展區

      主要范圍包括尖山區、嶺東區和寶山區。依托鍋盔山和石灰窯等石墨礦資源,充分發揮我市石墨及新材料產業后發優勢,圍繞補鏈、延鏈、強鏈,推動石墨產業發展,推動寶清鍋盔山等石墨資源勘查、開采和加工項目一體化建設,加快推進墨礫石墨產業園、浙江碳一負極材料項目和玄武巖纖維及其制品生產基地建設,努力打造石墨及新材料產業集群。

      三、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布局

      (一)國家規劃礦區

      落實黑龍江雙鴨山石灰窯-七臺河密林和雙鴨山兩個國家規劃礦區建設,在雙鴨山市域內擬設置探礦權18個,其中煤炭13個、石墨5個;擬設置采礦權8個,其中煤炭7個,石墨1個。

      國家規劃礦區內鼓勵社會資金參與礦產資源勘查,優先投放煤炭和石墨礦業權,合理配置資源,優化礦業權布局,推進規模化開發利用,優先保障戰略性礦產資源勘查開發,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形成資源安全穩定供給保障區和后備接續區。

      (二)重點勘查區

      落實省級規劃中部署的重點勘查區兩處,其中友誼農場九分場東部煤炭重點勘查區內擬設置煤炭探礦權1個,愛林林場錫礦重點勘查區內擬設置錫礦探礦權1個、煤炭探礦權1個。

      重點勘查區內積極推進礦產資源的集中勘查,積極爭取資金投入區內礦產勘查活動,為后期開發利用奠定基礎。嚴格執行探礦權準入及退出機制,鼓勵礦山企業開展接替資源勘查。

      (三)勘查規劃區塊設置與管理

      1、勘查區塊設置

      落實省級規劃確定的勘查規劃區塊28個,其中煤炭16個、金礦2個、鉛礦1個、石墨6個、鐵礦1個、銅礦1個、錫礦1個;市級劃定勘查區塊2個,其中地熱1個、頁巖1個。

      2、礦產資源勘查管理

      嚴格勘查規劃區塊管理,原則上一個勘查規劃區塊對應一個勘查項目。合理安排探礦權投放總量,在符合國家和省內有關政策的前提下,優先在國家規劃礦區和重點勘查區內投放探礦權,優先考慮對戰略性礦產和高風險重點礦種的勘查。規劃期內,在未設置勘查規劃區塊的區域,確需投放探礦權,須經過嚴格論證,按程序報批。中央或地方財政出資地質勘查項目不再新設探礦權,憑項目任務書開展地質勘查工作。創新綠色勘查模式,研究探索綠色勘查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新設備和新工藝,嚴格落實勘查施工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切實做到依法勘查、綠色勘查。

      (四)開采規劃區塊設置與管理

      1、開采區塊設置

      落實省級規劃確定的開采規劃區塊12個,其中煤炭10個,石墨礦1個,金礦1個;市級劃定開采區塊30個,其中大理巖2個、玄武巖2個、砂石土26個。

      2、礦產資源開采管理

      擬出讓礦業權項目報同級人民政府同意,由政府組織相關部門聯合審查,共同會商,依法依規劃定開采范圍。全面推進礦業權市場化進程,完善礦業權出讓及合同管理,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礦業權出讓原則上以招標、拍賣、掛牌等市場競爭方式為主。推進“政府主導、部門協作、市場決定、科學配置”的礦產資源“凈礦”出讓機制,有序開展 “凈礦”出讓試點工作。在政府主導下,統籌用礦、用地、用林和礦山生態修復政策,依法依規處理好空間避讓問題,科學合理確定出讓范圍,保障企業用地需求。全面推行礦業權人勘查開采信息公示和“雙隨機、一公開”制度,加強礦業權人履行法定義務和合理開發利用礦產資源的監管,加大違法開采礦產資源行為的懲治力度。


      第五章 礦產資源開發結構調整與綜合利用

      圍繞我市礦產資源特點和產業發展目標,合理確定開發強度、優化開發利用結構、嚴格執行開采準入條件,構建資源開發、經濟發展、環境保護相適應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

      ?一、合理確定開發強度

      根據國家產業政策、資源環境承載能力、黑龍江省經濟社會發展對礦產資源的需求以及雙鴨山市資源特點,合理確定礦產資源開采總量。到2025年,礦山數量控制在185家左右,大、中型礦山比例力爭達到20%,礦石開采總量在2800萬噸左右,其中煤炭開采總量在2300萬噸左右,鐵礦開采總量在200萬噸左右,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

      二、優化開發利用結構

      (一)細化最低開采規模

      根據雙鴨山市資源分布情況,綜合考慮產業布局、城鎮化要求和基礎設施建設規劃等因素,落實上級規劃的同時細化最低開采規模要求,促進資源利用規模化集約化。

      (二)優化結構要求和措施

      引導礦山企業規模化開采、集約化經營,促進礦產資源向開采技術先進、礦山設備精良、開發利用水平高、安全生產條件好的優勢礦山集聚。加大品位低、規模小、效益差或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小型礦山的整治及整合力度,逐步減少小型礦山及小礦數量。培育礦業產業集群,壯大礦山龍頭企業,優化開發利用布局,形成數量適中、規模適度、結構合理的大、中、小型礦山統籌兼顧、協調發展的新格局。

      (三)探索延長產業鏈新方向

      支持“煤頭化尾”工程。以建設全國技術領先的現代煤化工產業基地為發展方向,招引戰略投資者,推動煤炭精深加工。采用新技術推進煤炭高端轉化增值,加速煤轉化重大項目建設,形成煤化工產業鏈。

      支持“煤頭電尾”工程。以低碳高效綠色為方向,推進電力產業擴能升級。大力發展清潔燃燒發電技術,推進煤電超低排放改造、節能改造和靈活性改造,促進煤電清潔高效發展。

      建立石墨及新材料產業鏈,依托我市石墨資源和產業基礎等優勢,以資源特色化開發、產業差異化發展為原則,重點培育和壯大鋰電池負極材料產業鏈,構建從采選到球形石墨再到負極材料的全產業鏈集群發展格局。

      三、嚴格開采準入條件

      (一)開采規模

      新建礦山開采規模不得低于最低開采規模,防止大礦小開,防止掠奪式開采。

      (二)開發利用水平

      積極推廣采用先進技術設備,改進生產工藝,調整產品結構和產品方向,開展資源綜合利用,促進礦產資源的科學開發和合理利用,努力提高礦產資源利用水平。

      四、鼓勵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

      積極推廣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先進適用技術,礦山企業通過節約與綜合利用提質增效。引導煤炭礦山及相關企業對煤矸石、粉煤灰等廢棄物綜合利用,鼓勵實行就近利用、分類利用、大宗利用、高附加值利用等方式,推動循環產業模式建立;提高對水泥用大理巖和石灰巖的開發利用水平,鼓勵利用灰渣制作水泥生產配料;鼓勵利用尾礦、建筑廢棄物和石料等加工生產砂石骨料,節約一次性天然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砂石生產中的石粉等生產水泥、墻體材料、砂漿等產品,實現砂石企業廢水、固體廢棄物的循環綜合再利用,提高資源利用率和附加值。


      第六章 綠色礦山建設和礦區生態保護

      一、推進綠色礦山建設

      堅持發展綠色礦業、推動綠色礦山建設,以國家及地方發布的綠色礦山標準為抓手,以國家級綠色礦山為引領,加強綠色礦山建設,努力提高全市綠色礦山比例,保障礦業高質量發展。

      (一)引導新建礦山綠色準入

      鼓勵新建礦山按照綠色礦山建設標準,進行規劃、設計、建設和運營管理,使綠色發展貫穿于新建礦山的規劃、設計、建設、運營、閉坑全過程,形成綠色礦業發展長效機制。對資源綠色開發、生產、運輸、合理利用與綜合利用、礦區綠化、節能減排及礦地和諧等方面做出系統安排。

      (二)推進生產礦山達標建設

      鼓勵生產礦山按照綠色礦山標準改造升級,建設規范整潔礦區,樹立礦山企業良好形象。不斷開發和引進采礦先進技術改進開發利用方式,更新生產技術工藝裝備,持續降低礦山生產成本,提高礦山生產效率與開發利用水平。

      (三)建立綠色礦業新格局

      以推動綠色礦山建設為契機,逐步推動全市礦業增量提質,淘汰落后產能,逐步關閉環境和能耗不達標的礦山,實現綠色礦業的轉型升級。爭取將具有一定建設基礎的礦山先期建成綠色礦山,大、中、小型礦山兼顧,主要涉及煤炭、非金屬行業,以此引領帶動全市綠色礦山建設,至“十四五”期末,進一步提高綠色礦山比例。

      (四)探索綠色礦山發展新機制

      按照“政府主導、部門協作、企業主體、公眾參與、共同推進”的原則,探索政府、企業及社會資金共同建設綠色礦山的機制。

      (五)加強綠色礦山輿論宣傳

      增強礦山企業社會責任感,提高創建綠色礦山的積極性,增強公眾參與意識,調動支持綠色礦山、參與綠色礦山創建的積極性,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良好氛圍。

      二、礦區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

      (一)嚴格新建礦山管理

      落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規定》和《黑龍江省地質環境保護條例》相關要求,評估資源環境承載力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全面實行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和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同步編制、同步審查、同步實施的“三同步”制度和社會公示制度。嚴格實施土地復墾制度,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的減少礦業活動對土地的破壞,建立土地復墾監測和監管制度,鼓勵“邊開采、邊保護、邊復墾”。建設環境友好型礦山,嚴格執行供地政策和保護耕地、節約集約用地要求,在建設期提高采礦損毀土地復墾和生態修復標準,從源頭上避免和減少采礦對土地的損毀和壓占。

      (二)加強生產礦山管理

      1、健全責任機制

      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導監管、部門協同嚴管、企業責任主體”的工作機制,全力做好礦區生態保護工作。健全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責任機制,將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納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規劃。落實企業在礦產資源開發過程中環境保護和治理恢復的責任和義務,做到“邊開發、邊治理”。

      2、完善基金制度

      礦山企業應當在其銀行賬戶中設立基金賬戶,單獨反映基金的計提使用情況。基金計提與使用情況列入礦業權人勘查開采信息公示系統,及時向社會公示,接受社會監督。

      3、強化資金保障

      建立礦山地質環境保護的獎懲機制,將礦山地質環境的保護及治理與經濟利益密切結合起來,充分調動各級政府及礦山企業的積極性。

      (三)推進廢棄礦山環境修復

      堅持尊重自然、保護優先、自然恢復和適度人工修復相結合的理念;堅持因礦施策、分類治理的原則,加大廢棄礦山修復治理力度。自然保護地、生態保護紅線周邊、生態主要廊道內的廢棄礦山,采取復綠措施;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周邊、村莊附近,或者地形條件適合通過工程手段整治為耕地、園地等農用地的廢棄礦山,整治為農業生產用地;城鎮周邊、風景旅游區等周邊廢棄礦山,根據城鎮功能配置和旅游區功能配置需求,統一規劃廢棄礦山綜合利用。未設置采礦權的破壞山體,積極謀劃生態修復,納入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態修復進行統一安排。

      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參與礦山生態保護修復項目投資、設計、修復、管護等全過程,圍繞生態保護修復開展生態產品開發、產業發展、科技創新、技術服務等活動,對區域生態保護修復進行全生命周期運營管護。社會資本可通過采取科學設立生態保護修復項目,合理制定生態保護修復方案,公開競爭引入生態保護修復主體,規范開展生態保護修復產品市場化交易等程序參與生態保護修復,推動雙鴨山市礦山修復高質量發展。


      第七章 規劃實施與管理

      一、加強規劃組織領導與協調能力

      《規劃》的實施與管理由雙鴨山市人民政府統一領導部署,各相關職能部門進行協調配合,實施與管理過程中進行政策與內容銜接。市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聯合相關部門及時研究解決規劃實施和管理過程中的重大問題,充分發揮本《規劃》對礦產資源勘查、開發與保護利用相關工作的統籌和宏觀調控作用,共同推進規劃實施進程。

      二、明確規劃實施目標責任制度

      按照本級人民政府與相關部門的職責加強管理,完善運行機制,按《規劃》確定的目標和任務完成并落實,切實推進我市礦產資源綠色、集約、高效開發利用,相關部門確保《規劃》確定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三、強化規劃實施評估和調整機制

      適時組織開展《規劃》實施評估工作,全面分析規劃實施的進展與成效、各項任務執行情況、指標完成情況,根據形勢需求分析總結《規劃》目標任務的落實情況,及時發現《規劃》實施中出現的問題,為《規劃》管理決策和規劃調整與修訂提供基礎信息和依據。規劃實施過程中,因礦產資源重大發現或市場及技術條件等因素發生重大變化,需要對《規劃》相關內容進行調整的,應進行科學論證。對確需新增或調整的勘查開采規劃區塊,進行集中調整,并納入規劃數據庫。

      四、提升規劃管理數據信息化水平

      以礦產資源規劃管理科學化為目標,確保礦產資源規劃管理的科學合理性,做好《規劃》管理信息與相關信息資源的整合。應用現代信息網絡技術,利用省級統一礦產資源規劃數據庫,逐步完善市級礦產資源規劃管理信息系統。利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將礦山主要情況納入管理信息系統,定時更新數據,實現信息的交換與共享,使各級管理部門能及時、準確獲悉,為礦產資源規劃成果管理、規劃審查、輔助決策提供數據支持。


      頂部
      国产欧美另类第一页,国产精品va在线播放我和闺蜜,一级毛片私人影院免费,曰批全过程免费视频好爽
    • <bdo id="yoegc"></bdo><center id="yoegc"><input id="yoegc"></input></center>
    • <pre id="yoegc"></pre>
      • <td id="yoegc"><em id="yoegc"></em></td>
      •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永久综合在线观看尤物|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免费在线观看h| 一级毛片a女人刺激视频免费| 翁熄性放纵交换| 扒开粉嫩的小缝开始亲吻男女| 日日噜噜夜夜爽爽| 国产人妖在线视频| 亚洲第一色在线| 热热色原原网站| 成人午夜免费福利视频| 四虎影视在线影院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蜜桃臀无码内射一区二区三区| 狠狠色综合网站久久久久久久高清| 女人被男人躁到呻吟的| 免费h黄肉动漫在线观看| 久久九九精品国产av片国产| 野狼第一精品社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18禁| 四虎影视永久地址www成人| 一级毛片免费在线| 男女一边摸一边做爽的免费视频| 天堂俺去俺来也www久久婷婷| 亚洲精品n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69av免费观看| 激情综合五月天| 国产美女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as乱码| 国产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s | 99精品全国免费观看视频| 毛片A级毛片免费播放|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搜索| 久久精品午夜福利|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7国产免费全部免费观看| 欧美性色黄大片www喷水| 国产欧美亚洲专区第一页|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高清| 67194成人手机在线| 欧美一区二区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