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分類:
- 發布機構:
- 發文日期:
- 名稱:雙鴨山市中小學校校外供餐實現“桶餐到班”
- 文號:
- 主 題 詞:
- 時效:
雙鴨山市中小學校校外供餐實現“桶餐到班”
2024年秋季開學后,雙鴨山市中小學校園餐管理有了新變化,對全市校外供餐的中小學校“桶”籌安排,一改以往的配送“盒飯”形式,取而代之的是新穎的“桶餐進班+教室分餐”新型供餐模式,更好地保留了菜品的味道及營養成分,讓學生在校吃得更衛生、更營養、更健康、更安全。當前,桶餐配送已覆蓋尖山區14所、寶清縣11所、集賢縣4所學校,使1.4萬余名訂購配餐的學生受益。
一、高位謀劃推動,壓實責任鏈條
雙鴨山對桶裝分餐進校園工作高度重視,作為提升校園食品安全與餐飲質量的重要民生工程來抓。市委、市政府多次組織召開專題會議,明確校園餐飲安全與質量對于師生身心健康以及校園穩定的重要作用,積極協調各方資源,召集教體、衛健、市場監管、公安、城管局等多部門共同商討桶裝分餐進校園的可行性方案以及推進計劃。指導校外配餐公司配備符合高標準食品安全要求的分餐桶、保溫裝置以及運輸車輛等專業桶裝分餐設備,確保餐食在運輸過程中的溫度和衛生條件,最大程度地保障了飯菜送到學生手中時的品質。強化政策支持和資源保障,每年投入專項資金300余萬元,用于午間管理服務和人工費用,為桶裝分餐進校園工作的順利開展筑牢了人力基礎。
二、部門高效指導,形成工作合力
在桶裝分餐進校園工作中,各職能部門共同聯合對學校和配餐公司進行專業指導,形成工作合力,推動桶裝分餐進校園工作順利開展。市教體局與配餐公司溝通協商,采取“試點先行、全面推廣”的方式,在2所學校先行開展“桶餐進班+教室分餐”模式試點校成功的基礎上,組織其他學校觀摩學習桶裝配餐進校園分餐工作,指導各學校制定教室分餐方案,并進行實操演練,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積累,全面推行桶裝配餐進校園工作。新分餐模式使飯菜口味得到了有效提升,配餐溫度有了顯著提高,有效減少了浪費現象的發生,在改善學生用餐方式的同時,融入了道德品質、文明行為、勞動服務等教育,弘揚“厲行節儉、反對浪費”的優秀傳統文化,培養了學生的環保意識,讓每一次用餐都成為一次生動的教育實踐。市衛健部門組織專業的營養師團隊,深入調研不同年齡段學生生長發育營養需求特點,精心制定一周至一個月的帶量食譜,保證學生每天都有足夠的蛋白質吸收,同時注重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以及礦物質的合理搭配,確保學生能夠攝入全面均衡的營養成分。定期對校園餐飲的營養狀況進行評估,收集學生的飲食反饋,監測學生的身體發育指標,不斷優化帶量食譜,讓校園餐能夠真正滿足學生健康成長的需求。市場監管局嚴格監管與指導職責,嚴查供應商資質條件,嚴控食材源頭質量,強化分餐過程的衛生監管,杜絕不合格食材流入校園。制定詳細的桶裝分餐操作規范流程,不定期進行現場檢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督促整改,認真做好餐飲留樣的監督,及時追溯問題源頭,保障師生的飲食安全。
三、關注“食事”細節,提升餐飲質量
建立了從食材采購到分餐上桌的全鏈條質量把控機制,嚴控食材采購環節,對供應商資質嚴格篩選,學校和供餐企業嚴格食材驗收制度,對每一批次進入校園的食材進行感官檢驗,確保食材質量合格;嚴控烹飪環節,嚴格要求廚師按照標準食譜和烹飪流程操作,控制油鹽用量,保證菜品口味的同時注重健康;嚴控分餐環節,工作人員經過專業培訓,嚴格遵守分餐規范,采用清潔消毒后的分餐工具進行操作,避免二次污染;嚴控配送環節,利用先進的保溫設備和合理的配送路線規劃,確保餐食能在最佳的溫度和狀態下送到學生手中。建立了多渠道的反饋機制,及時了解師生對于桶裝分餐的意見和建議。實行校長、教師、家長陪餐制度,學校定期組織師生開展餐飲滿意度調查,通過問卷的形式收集大家對于飯菜口味、營養搭配、分餐服務等方面的評價,整理分析后反饋給供餐企業和相關部門。設立專門的校園餐飲意見箱,開通線上反饋渠道,根據反饋信息,及時召開相關部門和供餐企業會商會議,對存在的問題制定針對性的改進措施,通過不斷地反饋與改進,持續提升校園餐的質量。
桶裝分餐進校園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通過不斷地努力和實踐探索,目前在校園內取得了良好的實施效果,師生滿意度不斷提高,校園食品安全與餐飲質量也得到了有力保障。未來,雙鴨山市將繼續總結經驗,不斷完善相關工作,為學生提供更加優質、健康、安全的校園餐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