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分類:審計工作報告
- 發布機構:雙鴨山市審計局
- 發文日期:1691371815000
- 名稱: 關于2022年度市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的審計工作報告
- 文號:
- 主 題 詞:
- 時效:
關于2022年度市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的審計工作報告
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市審計局依法審計了2022年度市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審計結果表明,2022年,市級財政等部門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嚴格執行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各項決議決定,實現了全年財政收入穩中有增,重點支出保障有力,債務風險化解有效,經濟平穩運行,發展質量穩步提升。
——積極的財政政策取得明顯成效,財政保障能力持續增強。面對經濟下行壓力持續、疫情反復、組合式減稅降費政策實施、償債高峰期到來等減收增支多重壓力,市級財政部門全力組織收入,強化財稅聯動,夯實征管基礎。全年市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9.5億元,同比增長22.54%,其中:稅收收入完成129,137萬元,占比66.01%,較上年提高6.54個百分點,收入質量進一步提高;全年共壓縮盤活各類財政資金1.5億元,統籌用于“三保”及債務化解等急需資金領域,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資金保障。
——進一步兜牢基本民生底線,穩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加大一般公共預算統籌力度,嚴控“三公”經費和壓減一般性支出,持續加大民生等重點領域投入力度,民生保障水平持續改善。2022年,撥付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落實教育“兩免一補”及各學校學生資助政策,繼續推進薄弱學校改造與能力提升,全年民生支出投入42.3億元。
——加大審計整改力度,全面推動以審促治工作。進一步完善審計查出問題整改工作的制度機制,強化整改督辦,促進成果轉化。2021年市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工作報告中揭示的7方面65個主要問題,截至目前,已整改完成64個,整改率為98.46%,共落實整改資金30,153萬元,通過整改建立完善制度20項;尚未完成的1個持續整改問題,審計機關將持續跟進,督促整改。
一、市級財政管理審計情況
重點審計了市財政局具體組織的市級預算執行情況和市級決算草案。2022年市級決算草案反映,市級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778,396萬元、總支出677,282萬元;市級政府性基金總收入158,162萬元,總支出69,720萬元。截至2022年末,財政預算管理的政府性債務余額為1,471,853.35萬元,其中:一般債務余額1,149,404.35萬元,專項債務余額322,449萬元。從審計情況看,市財政局全力組織收入,強化財政預算管理和財政資源統籌,從嚴控制一般性支出,強化財政監督,有效防范化解政府債務風險,財政運行總體平穩。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一是預算編制不規范,科技領域預算安排未達到國家規定的增長要求;二是財政收入方面存在采購資金專戶存款利息收入38.96萬元未繳入國庫和財政收入不合規,將經營服務性收入509.95萬元作為非稅收入繳入國庫的問題;三是未按規定收回統籌部門結轉兩年以上的存量資金,涉及23個部門,金額5,523.14萬元;四是專項轉移支付項目進展緩慢,19筆專項轉移支付資金未形成支出,涉及金額4,825.36萬元;五是履行國有資產管理職責不到位,未按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級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配置標準;六是政府采購制度執行不嚴格,未定期公布對集中采購機構的考核結果;七是政府性債務管理方面存在債券項目進展緩慢問題;八是預算績效管理不到位,未對實施期超過一年的重大項目實行全周期跟蹤問效。
二、市級部門預算執行審計情況
對4家市一級預算單位2022年度預算執行情況開展了審計,涉及財政資金11,677.02萬元。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預算編制不規范,存在預算編制不準確、不細化等問題;預算執行不嚴格,存在無預算支出284.11萬元、超預算支出931.91萬元等問題;政府采購制度執行不到位,涉及611.86萬元的采購項目未編制政府采購預算;財務收支管理不規范,存在將單位資金轉入個人銀行賬戶列支費用10.86萬元、專項資金閑置等問題;國有資產管理不規范,存在固定資產賬實不符、購買固定資產未納入賬內核算617.81萬元等問題。
三、縣區財政收支審計情況
對2個縣及4個區政府2019年至2021年財政收支情況開展了審計。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違規動用預算穩定調節基金、追加預算管理不規范、財政收入未及時繳入國庫6,042.45萬元、疫情防控費用未及時結算1,255.73萬元、未按規定期限分解下達專項資金1,717.97萬元、滯撥企業獎勵資金100萬元、財政存量資金未安排統籌使用、專項債券資金未及時使用、部分資產出租未經審批、資產賬實不符、政府采購未履行集中支付制度等問題。
四、重大政策措施落實審計情況
重點對市本級及1個縣優化營商環境相關重點政策措施落實情況開展審計調查,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一是重大招商簽約項目方面,存在引進項目調研不充分未實現預期目標、未建立項目服務保障督查督辦制度的問題;二是物流業降本提質增效方面,存在未建立寄遞功能服務站、未出臺配送車輛通行管理實施辦法的問題;三是政府性融資擔保惠企方面,存在支小支農擔保業務比例不達標問題;四是用水、用氣、用熱方面,存在三供服務窗口進駐服務中心時間滯后、應收未收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的問題;五是開發區已審批重點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方面,存在拖欠企業工程款949.43萬元問題。
五、政府投資項目審計情況
對2個項目開展審計。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專項資金未按項目單獨核算、未及時支付監理費47.12萬元、改造方案內容公示不完整、項目后期維護管護不到位、建設單位把關不嚴、竣工圖紙未真實反映竣工工程實際情況等。
六、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審計情況
對1個縣及1個市直部門主要領導開展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任中)審計,對1個縣開展2022年度森林耕地資源專項審計調查,對1個縣入河排污口治理專項審計調查。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農藥使用量未實現零增長目標、批而未供土地5.66公頃、應收未收土地出讓金48萬元、應撥未撥森林植被恢復費415.57萬元、企業違規占用耕地138.48畝、重點防護林工程造林成活率不達標、未完成水稻休耕目標任務、未取得排污許可證排放污水、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不到位,水質檢測不達標等。
七、市屬國有企業審計情況
對1個市屬國有公司開展審計,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應提未提職工教育經費7.42萬元、應提未提工會經費9.89萬元、庫存現金管理不規范、拖欠企業工程款96.72萬元等。
八、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情況
對市直機關事業單位、學校、醫院,縣(區)級政府、人大、政協、法院、紀律檢查委員會、監察委員會等29名主要領導干部開展經濟責任審計,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個別單位“十三五”規劃部分目標未完成、推進優化營商環境政策落實不到位、項目進展緩慢、未在規定時間內開展竣工決算、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執行不到位、內控制度不健全、“三重一大”決策制度不健全、非稅收入未及時上繳財政、超比例留取工程質量保證金、財務核算管理不規范、違反規定開設銀行賬戶、未建立公務用車定點維修制度、固定資產入賬不及時等。
九、審計移送違紀違規線索情況
針對2022年各項審計發現的問題,已依法依規向相關管理部門移送線索12條,其中:移送紀委監委1條、移送相關主管部門11條,目前相關部門已全部作出處理。
十、審計建議
(一)強化預算剛性約束,促進財政管理提質增效。強化財政資源統籌,積極統籌盤活存量資金,進一步提升預算管理精細化水平;落實節約型財政保障機制,嚴格落實政府過緊日子要求,強化預算剛性約束和財政支出管理;加快資金分配和撥付進度,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效益。
(二)壓緊壓實重點投資項目管理,精準推進重大政策落地見效。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各項重大決策部署,加強規劃管理,提高項目質量監督力度;完善制度規范,持續規范項目建設管理程序;積極推動項目建設,促進重大政策措施有效落實。
(三)全面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政策,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高央地合作項目服務保障意識,加大對簽約項目的關注力度,深化項目前期工作,增強要素保障;推進物流提質降本增效,著力營造物流業良好發展環境;加大支小支農有關政策法規宣傳,確保融資擔保政策落實到位;加快開發區項目施工,及時支付企業工程款項,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助推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提升。
(四)持續強化審計整改工作,推動問題標本兼治。持續完善黨委領導、人大監督、政府落實的工作機制,壓實被審計單位整改的主體責任和主管部門的監督管理責任,構建各相關職能部門密切配合、協調聯動、責任落實的工作體系,提高審計監督時效和問題整改質量,切實將審計整改成果轉化為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