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雙鴨山市日報社 ?????? 發布時間:2025-08-18 14:41
光影與足跡交織的抗戰記憶
我市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主題展覽側記
本報記者 郭林林 見習記者 張夢雪 文/攝
八十年歲月流轉,烽火記憶從未褪色。8月15日上午,我市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主題展覽在市博物館拉開帷幕。一幅幅定格的影像,一段段厚重的文字解說,仿佛將在場觀眾帶回那個山河破碎卻熱血沸騰的年代,重溫了雙鴨山地區的抗聯戰士們以“忠于黨的堅定信念,勇赴國難的民族大義,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用生命和鮮血譜寫的英雄篇章。
步入展廳第一部分“日本侵略”,沉重的歷史氣息撲面而來。1932年11月27日,日軍侵入集賢鎮,網羅漢奸拼湊所謂的“自衛團”,320支槍指向手無寸鐵的百姓,集賢人民陷入深重的深淵;1936年推行街、村制,密布的警察署與分駐所織成殘酷統治的大網;1938年強制人民“歸屯并戶”,張寶豐屯七十多座房屋被毀,殘忍的場面仿佛就在眼前,至今清晰可見。
經濟掠奪的枷鎖同樣觸目驚心。《主要糧谷統制法》等一系列法令頒布后,中國人食用大米、白面便被冠以“經濟犯”的罪名;《鴉片專賣法》的推行,讓無數家庭因吸毒傾家蕩產,而侵略者卻從中牟取暴利。墻上的木排圖片尤為醒目,這是日寇在八道壩盜運木材的鐵證,讓年輕群眾們深受震撼:“書里的文字描述遠不及照片來得直觀,侵略者的貪婪嘴臉在這些歷史影像中無所遁形。”
文化侵略的陰狠更藏于細節。日軍力圖改變中國原有的教育制度,建立由日偽控制的教育體系,妄圖磨滅中國民眾的民族意識。而“開拓團”的武裝移民,強占18000多頃土地,驅趕中國農民,讓他們淪為苦力,更暴露了其永久霸占東北的野心。這些影像與文字,如警鐘長鳴,警示著“勿忘國恥”的深刻內涵。
跟隨著解說員的步伐,走進展覽第二部分“浴血奮戰”,現場氣氛瞬間變得激昂,抗聯將士的戰斗故事震撼人心。1937年天津班戰斗中,34歲的抗聯第七軍軍長陳榮久腹背受敵,仍指揮部隊擊潰日軍,最終壯烈犧牲;十二烈士山阻擊戰中,16名指戰員與數百日偽軍激戰終日,12人用生命詮釋了“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
尖山子抗聯軍校培養出大批抗日骨干,七星砬子兵工廠修械、造槍、產彈藥,蘭棒山密營成為吉東省黨、政、軍的領導指揮中心……這些密營文化的展示,是抗聯將士“火烤胸前暖,風吹后背寒”的真實寫照。轉角處《露營之歌》與《悼十二烈士》詩文,字里行間滿是抗聯將士的壯志豪情與悲壯情懷,讓人們深切感受到“另一種武器”的精神力量。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當來到“抗戰勝利”展區前,每個人都挺直了胸膛,眼中閃爍著感動的淚花。
“作為一名人才引進機關黨員干部,回到家鄉,我要秉承先烈的意志,在接下來的工作中,發揮職能特長,多做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實事,也做利長遠的好事。在真抓實干中,一步一個腳印地為家鄉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青年代表張宇說。
雙鴨山市基層宣講員欒一琳說:“此次展覽使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這16個字。在未來的宣講工作中,我將繼續引導雙鴨山廣大市民,在這片白山黑水間共同建設我們來之不易的美好家園。”
“作為西部計劃志愿者,在雙鴨山基層服務常說要‘接地氣’。今天參觀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展,才真正讀懂這‘地氣’里,藏著這片土地的抗戰記憶,是雙鴨山兒女浴血奮戰的不屈印記。這些故事讓我們更懂腳下土地的厚重,更明服務的意義——既要把青春汗水灑在基層,更要把家國情懷刻在心里,帶著這份感動把為民服務的工作做扎實。”西部計劃大學生志愿者楊岱杰說。
這場跨越八十年的圖片展,不僅是歷史的回顧,更是精神的洗禮。 當參觀者帶著沉甸甸的記憶離開時,抗聯戰士用鮮血鑄就的愛國主義精神,正悄然在每個人心中生根發芽,已然成為激勵雙鴨山人民奮勇前行的精神動力。
據了解,此次展覽活動由市委宣傳部主辦,展期預計6個月。活動首日,市委、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市政協領導,市委宣傳部機關干部,團市委組織的市、縣(區)青聯委員、青年企業家、青年科技工作者、青年講師團成員和西部計劃大學生志愿者,以及廣大市民等觀看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