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10-24 15:25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直屬單位:
《雙鴨山市“十四五”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雙鴨山市人民政府
2022年10月24日
雙鴨山市“十四五”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知識產權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聚焦“六個強省”建設,圍繞“十個新突破”,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新發展格局,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為主線,以建設知識產權強市為目標,以改革創新為動力,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全面提升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水平,走出一條符合我市實際的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之路。
(二)基本原則。
——加強地方黨委對知識產權事業發展的全面領導。將我市知識產權工作納入各級黨委、政府的重點工作安排,統籌規劃、加強協調、不斷創新、努力提升社會高質量發展水平。
——深入貫徹國家和省知識產權戰略部署。貫徹落實好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意見》、《黑龍江省知識產權強省建設綱要(2021—2035年)》和黑龍江省委辦公廳 黑龍江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強化知識產權保護促進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等系列戰略部署,全面提升我市知識產權創造質量、運用效益、保護能力、管理效能、服務水平,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充分發揮我市地方優勢開展知識產權工作。圍繞發展我市六大主導產業集群工作部署,合理規劃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的重點任務,奮力建設人民幸福、現代化美麗多彩雙鴨山。
(三)發展目標。
到2025年,知識產權各項機制落實到位,知識產權創造質量、運用效益、保護效果、管理水平、服務能力顯著提高,在主要產業領域培育形成一批高質量、高價值的知識產權,增強核心競爭力。發揮知識產權工作引領作用,推進知識產權綜合管理、執法監督管理體系等領域的密切協作,使知識產權綜合管理體制更加健全,知識產權執法保護更加嚴格,知識產權服務體系更加完善。
二、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營造公平竟爭市場環境
(一)健全知識產權保護機制。
強化執法保護工作機制。充分發揮市知識產權強市建設領導小組、市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領導小組作用,落實兩法銜接機制,加大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執法保護力度。
完善司法審判機制。不斷加強人民法院與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在刑事司法程序方面溝通協調。深入推進知識產權案件繁簡分流,優化訴訟流程,縮短訴訟周期,簡化文書樣式,逐步建立知識產權案件快審機制。加強和規范在線訴訟,充分運用智慧法院建設成果便利群眾訴訟,推動區塊鏈、大數據等新技術在知識產權審判領域的深度運用。發揮專業法官會議對疑難復雜、新類型案件的研究把關作用,全面推行類案強制檢索制度,以典型案例為參考加強審判指導,構建統一法律適用標準機制。
完善糾紛解決機制。2025年以前在市級層面建立知識產權人民調解委員會和知識產權維權服務工作站,使我市知識產權糾紛行政調解、人民調解、仲裁、司法判決、快速維權、快速調解等機構無縫銜接,各類調節機制不斷完善,賦予非訴調解協議法律強制力。引導行業協會、社會中介組織等第三方機構參與知識產權糾紛調解,及時化解行業知識產權矛盾。推動建立人民法院、仲裁機構、調解組織和公證機構訴調對接機制,建立仲裁、調解優先推薦制度。
完善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工作站服務功能。健全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服務工作站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發揮公共服務功能。面向全市提供知識產權快速確權、快速維權的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服務。提供產業專利導航、高價值專利培育等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圍繞重點產業領域,主動開展前瞻性專利導航,跟蹤產業知識產權競爭態勢,規避產業知識產權風險,明晰產業發展方向和創新重點,為政府部門提供信息參考和決策支撐。
(二)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
加強民事司法保護。準確適用知識產權民事訴訟證據規則,加強對當事人的訴訟指導,強化知識產權證據保全在解決“舉證難”問題中的作用。加大對知識產權侵權行為的懲治力度,依法采取行為保全、制裁妨害訴訟行為等措施,及時有效阻遏侵權,降低權利人維權成本;合理、規范確定損害賠償標準,對重復侵權、惡意侵權的,依法準確適用懲罰性賠償制度。
加強刑事司法保護。健全知識產權訴訟制度,完善技術類知識產權審判,落實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進一步加大刑事打擊力度,保持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犯罪的高壓態勢,依法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犯罪行為,重點打擊鏈條式、產業化和互聯網領域知識產權犯罪。深化知識產權審判領域改革創新,推進知識產權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審判“三合一”改革。加強知識產權審判隊伍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建設。
(三)強化知識產權行政保護。
加大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力度。整合侵犯知識產權投訴舉報渠道,發揮人民群眾對侵權違法行為的監督作用,提升行政執法效能。堅持日常監管和集中專項整治相結合,加強與其他執法部門的協同聯動,健全執法保護協作機制,嚴厲查處商標侵權、假冒專利等違法行為。加強快速協同保護機制建設,不斷完善線索移送和信息共享機制建設。
開展重點領域行政執法專項行動。嚴厲查處電商平臺、展會、專業市場等知識產權侵權違法行為,對惡意侵權、重復侵權等情節惡劣的違法行為依法從重處罰。加大對侵權假冒行為的打擊力度。加強對商標惡意注冊、非正常專利申請等行為監管。加強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強化地理標志、專用標志使用監管與執法保護。打擊出版物市場等領域侵權盜版行為。
強化知識產權領域誠信監管。依法依規對不以保護創新為目的的非正常專利申請和不以使用為目的的商標惡意注冊行為開展信用監管,開展地理標志和證明商標和雙隨機檢查,把失信企業納入“雙隨機一公開”檢查重點。推廣合規性承諾踐諾制度,引導各類市場主體加強自律管理,自覺遵守知識產權法律法規。實施失信聯合懲戒機制,推進知識產權領域嚴重失信行為聯合懲戒工作。
加強植物新品種保護。嚴厲打擊仿冒授權品種生產和銷售行為。開展種子市場專項執法檢查,強化種子市場監督管理,嚴把種子流通關;開展種子基地監管,加強種子市場源頭治理,嚴把種子生產關;開展企業監督檢查,加強農作物種子質量監管,嚴把種子出庫關;加大宣傳力度,保護品種權人合法權益。
三、推進知識產權高質量創造,支撐引領創新驅動發展
(一)提升專利高質量創造能力。
提升高價值專利培育能力。強化高價值專利導向,鼓勵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圍繞特色優勢學科,聚焦我市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特色優勢產業,整合創新資源,挖掘和培育高價值專利。支持優勢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協同創新、聯合研發,形成一批產業化導向的專利組合,提升知識產權綜合能力。
增強企業知識產權創造能力。加強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培育,支持企業申報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培育庫,對有知識產權工作基礎和培育潛力的企業實行入庫培育。提高國家知識產權貫標認證企業的數量。在全市現有國家級知識產權優勢企業、省級知識產權優勢企業的基礎上,到2025年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培育申報爭取增加20%。推動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開展。綜合運用專利、商標、版權、地理標志等知識產權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發揮知識產權優勢企業的帶動作用,促進全市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
(二)加強商標品牌培育。
實施商標品牌戰略。制定我市商標品牌發展規劃,加大對企業商標品牌培育指導。支持企業注重品牌資產的管理,鼓勵企業運用商標進行投資入股、質押融資、許可使用、轉讓等提升商標品牌價值。在我市設立3家商標品牌培育站,指導企業制定商標戰略和商標管理制度。加強行政指導,引導各類市場主體加強商標注冊。
(三)推動高質量版權創造。
提高版權保護水平。強化依法行政,指導各級版權、文化綜合執法機構開展版權執法工作。堅持全面加強版權保護、加大版權執法監管力度,健全版權侵權查處機制,加強版權執法監管,做好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有效銜接,強化事中事后監管,重點突出大案要案查處和重點行業專項治理,加大侵權行為懲治力度,完善執法保障。進一步完善使用正版軟件工作體系,持續推進軟件正版化工作。
提升版權社會服務能力。充分發揮版權社會組織的作用,引導社會組織在產業促進、版權運營、宣傳培訓、法律服務、糾紛調處等方面發揮專業性作用。加強版權社會宣傳,推動版權宣傳進社區、進企業、進學校、進家庭,提升全社會版權保護意識,營造尊重版權的文化氛圍。
四、提高知識產權轉化運用成效,支持實體經濟創新發展
(一)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入園惠企行動。
面向全市中小企業定期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需求調研,建立項目需求庫、會同有關部門建立“政銀企”對接平臺。鼓勵知識產權服務機構開展公益性、專業性、特色性的知識產權金融服務活動。推進我市具有知識產權的企業實現知識產權質押融資。
(二)加強知識產權運營體系建設。
引導企業加強專利信息資源利用。鼓勵企業開展以產業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組織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為主的專利導航項目,切實發揮專利導航的支撐作用。推動黑龍江聯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為黑龍江省生物醫藥產業專利導航服務基地建設;推進我市科技創新型企業完成知識產權貫標工作。
推動園區知識產權運用能力提升。鼓勵知識產權試點園區企業主動承接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聚焦園區優勢產業,加強園區企業知識產權運用能力培訓。推動高新園區與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合作,提升知識產權運用能力,進一步推進科研項目與企業發展間的成果轉化,培養激勵知識產權運用促進人才。強化專利獎勵對高端人才的榮譽導向和激勵作用。及時組織相關企業申報黑龍江省專利獎,鼓勵高校院所和企業建立專利獎配套獎勵制度。引導企業做好知識產權管理人員、企業從業人員、中介服務人員的培養工作,加強高新區企業管理人員的知識產權培訓。引進全面掌握知識產權法律基礎知識、知識產權最新發展趨勢及研究成果的專業人才,使這批人才成為知識產權領域的骨干力量。
加強植物新品種開發運用。充分發揮我市農林資源的優勢和發展潛力,實施現代種業工程,加強種子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的協作創新,加大種質資源創新和新品種選育繁育力度,加強生物育種研發,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良品種,推動育種創新成果轉化為植物新品種權,服務我市現代農業、林草業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三)提升知識產權綜合服務能力。
引進知識產權代理機構,提高知識產權相關業務申請注冊的效率。針對我市目前缺少知識產權代理機構的現狀,大力培育知識產權代理、評估、交易等專業服務機構,完善服務功能,提升服務水平。鼓勵優秀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在我市設立分支機構或全資子公司,拓展服務范圍。提高知識產權調解機構的數量,設立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服務站和知識產權綜合服務窗口,加大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工作力度,提升業務辦理的便捷度和效率。提高知識產權管理和服務能力,加大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工作力度,積極開展知識產權舉報投訴服務工作。
五、強化實施保障
(一)強化組織領導。
縣、區、各部門要把知識產權工作納入各級黨委政府考核的重要內容。通過各級政府知識產權議事協調機構加大對知識產權規劃實施的統籌協調力度,不斷完善知識產權工作機制,強化責任意識,及時處理制約知識產權工作發展的各類問題。
(二)強化資金保障。
加大對規劃實施工作的政策保障力度。研究探索設立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專項資金的可行性,用于提高全市知識產權創造和運用水平,完善知識產權保護與管理體制機制,提升知識產權公共服務能力,進一步發揮知識產權支撐作用,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縣、區、各部門應結合工作實際,按照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原則對實施本規劃的經費予以必要合理保障。發揮財政資金對知識產權工作的示范引導作用,探索人才獎勵制度、利益分配制度和優惠政策等激勵機制,充分激發研究熱情和企業參與投入的主動性。
(三)強化進度跟蹤。
縣、區、各部門要制定規劃實施的年度推進計劃,建立規劃的跟蹤督辦制度,實時掌握主要目標和各項任務的完成狀況,全面分析、檢查規劃實施效果,定期向知識產權強市建設領導小組報告規劃落實進展情況。開展不定期督辦考評,核對任務目標完成程度,健全考核評價制度,完善通報約談機制,督促各級黨委和政府加大知識產權規劃實施工作力度。
(四)強化輿論引導。
做好知識產權宣傳工作的重點部署,積極構建輿論宣傳平臺,加強輿論引導,拓寬輿論宣傳渠道,加大知識產權的社會宣傳力度,在群眾中深度普及知識產權知識。將規劃納入政務公開渠道,推進規劃實施的信息公開。強化協調、密切配合,持續加強政府與企業、公眾溝通交流和信息共享、提高規劃實施的民主化程度和透明度。提升企業、科研機構和公眾的知識產權參與意識,調動和增強社會各方面落實規劃的主動性、積極性,為加快知識產權建設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